
這是一本很快就可以看完,屬於校園故事類型的童書,真正內容只有183頁,筆者說故事的技巧非常好,節奏明快,故事中的角色對話非常有趣幽默,敘述ㄧ個很有創意學生針對"筆"這個字的使用換成另一種說法Frindle,與老師之間的一場戰爭,引發了學生運動。
同樣的學生運動,對照起現在時下正上演的"野草莓運動"比較起來,書中這些同學做的事情有意義多了,文中的主角知道目標是什麼,什麼是對的,比起集游法要不要修改 問題癥結是你守法嗎?即使改成報備制,依舊是有人不守法,現在不守法的串聯運動,賴著不走,怎能期待修法後守法?真是不知道怎麼比........
文中給了很大的啟發,首先是面對有創意的學生,是要積極鼓勵呢?還是一昧壓制呢?以及告訴我們語言文字的力量與創造性。
陪育下一代,已經不能用威權,不能僅僅告訴孩子我說的都是對的。必須要用它的視野去做引導和啟發,就能產生也許是正面的道德觀念。換言之,面對現今一直認為阿扁是清白的一群人,是否也需要如同對待兒童的視野去看待呢?畢竟她們也是無知的一群人。
陪育下一代,已經不能用威權,不能僅僅告訴孩子我說的都是對的。必須要用它的視野去做引導和啟發,就能產生也許是正面的道德觀念。換言之,面對現今一直認為阿扁是清白的一群人,是否也需要如同對待兒童的視野去看待呢?畢竟她們也是無知的一群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