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然間聽到廣播,王文華的節目中,討論金庸小說中的天龍八部。
內容中講到一個梗,非常新鮮有趣。(也許只有我覺得有趣吧)
天龍八部其中一個角色蕭峰是契丹人,轉而提到世界各國怎麼稱呼中國。
中國”這個國名很有內涵——“中央之國”,
不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稱呼中國時都不使用這層意思。(大家都自以為傲)
比如在英語中稱中國為China,與“瓷器”是同音字;
法語為Chine;義大利語為Cina;北歐諸國為Kina;俄語為Kitay(契丹);
阿拉伯語為as-sīn;波斯語為Chin(清)等。
在以前遼國強大的時候,阻斷了宋國與歐洲的聯繫,歐洲人以為遼國就是中國。
以至現在中歐,斯拉夫人國家人還叫中國叫契丹。
當時遼國比宋國強大,而且遼國也有很多漢人為官。
契丹人認同中華文明,以中國人自居,歐洲就以為契丹就是中國了。
最終契丹人在民族大融合中逐漸融入了漢族,成為現代漢族一個重要來源之一。
因此俄羅斯稱中國是契丹。
另外提到日本人稱中國是唐(在甲午戰爭以前),之後稱"支那"。
越南人稱中國是吳。
歐洲人稱中國是清。
都是因為當時對於當地漢化影響很深的緣故。
中國五千年歷史,只有三個黃金時代,
第一個黃金時代是春秋戰國,那時候各式各樣的思想、各式各樣生活方式,同時並行。
第二個黃金時代應該在唐王朝,唐太宗李世民大帝的貞觀之治。
第三個黃金時代,應是西元1660年到1760年,清王朝中葉。
外國人大概只有中國極盛時期的印象,就如同我對埃及的印象只有金字塔,對希臘只有那些遺跡。
那我們希望世界對台灣留下什麼印象呢?
本文部份內容參考至 世界上有多少國家把中國稱為「中央之國」 新浪閱讀
內容中講到一個梗,非常新鮮有趣。(也許只有我覺得有趣吧)
天龍八部其中一個角色蕭峰是契丹人,轉而提到世界各國怎麼稱呼中國。
中國”這個國名很有內涵——“中央之國”,
不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稱呼中國時都不使用這層意思。(大家都自以為傲)
比如在英語中稱中國為China,與“瓷器”是同音字;
法語為Chine;義大利語為Cina;北歐諸國為Kina;俄語為Kitay(契丹);
阿拉伯語為as-sīn;波斯語為Chin(清)等。
在以前遼國強大的時候,阻斷了宋國與歐洲的聯繫,歐洲人以為遼國就是中國。
以至現在中歐,斯拉夫人國家人還叫中國叫契丹。
當時遼國比宋國強大,而且遼國也有很多漢人為官。
契丹人認同中華文明,以中國人自居,歐洲就以為契丹就是中國了。
最終契丹人在民族大融合中逐漸融入了漢族,成為現代漢族一個重要來源之一。
因此俄羅斯稱中國是契丹。
另外提到日本人稱中國是唐(在甲午戰爭以前),之後稱"支那"。
越南人稱中國是吳。
歐洲人稱中國是清。
都是因為當時對於當地漢化影響很深的緣故。
中國五千年歷史,只有三個黃金時代,
第一個黃金時代是春秋戰國,那時候各式各樣的思想、各式各樣生活方式,同時並行。
第二個黃金時代應該在唐王朝,唐太宗李世民大帝的貞觀之治。
第三個黃金時代,應是西元1660年到1760年,清王朝中葉。
外國人大概只有中國極盛時期的印象,就如同我對埃及的印象只有金字塔,對希臘只有那些遺跡。
那我們希望世界對台灣留下什麼印象呢?
本文部份內容參考至 世界上有多少國家把中國稱為「中央之國」 新浪閱讀